<ol id="p66r7"></ol>
  • <em id="p66r7"></em>

    <ol id="p66r7"></ol>
    1. <span id="p66r7"><output id="p66r7"></output></span>
      檔案文化 > 珍檔秘聞

      《朝鮮王朝實錄》

      作者:張軼哲

      來源:中國檔案報

      2022-12-13 星期二

      ????《朝鮮王朝實錄》又稱《李朝實錄》,以編年體漢文記錄,記載了朝鮮王朝從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年至1398年在位)到哲宗李昪(1849年至1863年在位)共25代君主472年間的歷史。這些實錄于1973年被指定為韓國國寶第151號,1997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朝鮮王朝實錄》以君主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載有君主敕教、大臣疏啟、法律條文、外交文書、君臣對話、重大事項討論記錄等,內容涉及朝鮮時代政治、軍事、外交、法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事實。一般情況下,朝鮮的君主去世后,繼任君主會在春秋館設置專門的臨時機構——實錄廳,負責編纂前朝實錄。其主要參考資料包括前任君主在位期間史官們記錄的史草、《時政記》《承政院日記》《議政府謄錄》《日省錄》、其他政府機關記錄以及個人文集等。其中,史草和《時政記》是最重要的取材資料。無論是基礎資料的收集記錄,還是實錄的具體編纂,都在嚴格的保密制度下進行,君主也不能隨意查看,這進一步保證了材料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實錄編纂完成后,會在春秋館和全國各要地設置的史庫中各保存一份。盡管部分資料曾遭戰火焚毀,但朝鮮政府會及時組織重修和再版。因此,到20世紀初,實錄在鼎足山、太白山、五臺山和赤裳山的4處史庫中各有保存。

      《朝鮮王朝實錄》太白山史庫本

      入選時間:1997年 申報國家:韓國

      保存地點:韓國首爾大學奎章閣、韓國國家記錄院釜山分院

      ????保存在鼎足山史庫和太白山史庫的實錄,在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時期移交京城帝國大學管理,韓國光復后由首爾大學奎章閣保存。1984年,太白山史庫保存的實錄被轉移到韓國國家記錄院釜山分院保管。保存于五臺山史庫的實錄在日本殖民時期流落日本,由東京大學保管,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的火災中被燒毀大部,僅余27冊,現存于首爾大學奎章閣。保存于赤裳山史庫的實錄在朝鮮戰爭期間被移至北方,現藏于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因此,韓國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朝鮮王朝實錄》共計2077冊,包括鼎足山史庫本1181冊、太白山史庫本848冊、五臺山史庫本27冊和其他散頁本21冊。

      ????1413年完成的《太祖實錄》開啟了朝鮮王朝君主實錄的傳統,此后一代代君主的實錄便構成了整部《朝鮮王朝實錄》。前三代君主的實錄以手稿形式呈現,書法藝術卓越。此后的史志均用銅版或木版活字印刷術印制于上等的紙張上并使用上好的裝幀。每一卷史志都是其所在時代的文化和技術的典范?!冻r王朝實錄》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提名表中介紹,“《朝鮮王朝實錄》記錄了25代君主的統治史”,“其中三位君主的政績最為卓著,分別是:征服高麗并開創朝鮮王朝的首代君主太祖李成桂,創制了朝鮮民族文字——訓民正音并致力于科學發展的第4代君主世宗大王李祹,以及設立王室圖書館奎章閣、繁榮了文學和藝術的第22代君主正祖大王李祘”。這些實錄以資料豐富而著稱于世,不僅是研究朝鮮歷史的重要文獻,對研究這一時期的東亞歷史也極具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鮮王朝實錄》中,太祖、定宗、太宗、世宗直至哲宗等23代君主在位期間的記錄都稱為“實錄”,而第10代君主燕山君和第15代君主光海君的兩部則稱為“日記”。這是因為燕山君和光海君被視為“暴君”,他們死后,繼任君主并沒有按照慣例為他們上謚號,仍以即位前的稱號稱呼他們。故而,他們在位期間的記錄僅被稱為“日記”,而非“實錄”。另外,因為朝鮮王朝最后兩位君主的《高宗實錄》和《純宗實錄》為日本朝鮮總督府編撰,不為朝鮮、韓國的歷史學家所承認,因此也不包含在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朝鮮王朝實錄》中。

      ????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22年12月9日 總第3918期 第四版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 阮伸伸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黄片免费观看大全
      <ol id="p66r7"></ol>
    2. <em id="p66r7"></em>

      <ol id="p66r7"></ol>
      1. <span id="p66r7"><output id="p66r7"></output></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