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爾在攝研群里發了一張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中“奔襲”場的劇照,群內攝影同仁讓我介紹一下此類照片的拍攝技巧,下筆之前我在想究竟要說什么?只用幾個技術參數給大家有點不負責,應該告訴大家拍攝時的情況和想法,這樣才會讓大家理解為什么在心中幻想出畫面的虛實,掌控舞臺的影像動靜。
??? 去年夏天,應朋友相約一同去看了幾場京劇表演,我就帶上照相機順手拍了一些劇照。起初是傳統京劇,是一臺文戲,這種曲目的舞臺光效比較簡單,拍攝時只要注意把焦點對準的人物形體表情和服裝道具上即可,當然快門時機,由攝影者對劇情的理解來決定。舞臺攝影具有很高的審美情趣,一張高質量的舞臺攝影傳遞的不僅是展現劇情,更重要的是傳遞著美的信息。舞臺攝影有著獨特的拍攝要求,拍攝角度、燈光背景、設備狀況、拍攝創意等諸多方面的制約,所以要根據現場情況來靈活創作。換句話說,在拍攝前要對舞臺上將表演的節目要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你拍攝時將使用什么樣的技術手段,才能達到你要表現的效果。
??? 舞臺攝影的拍攝也要根據文戲、武戲的不同戲劇效果設計拍攝,拍攝文戲時演員動作較小,使用大光圈快速度,凝固神態表情,表現細節;拍攝武戲,劇情變化較大,根據劇情需要調整光圈大小,捕捉精彩瞬間。盡管舞臺的燈光很亮,我們在拍攝舞臺時要把感光度設置調高(ISO),這樣可以提高拍攝的速度,以保證抓拍瞬間的畫面準確,相對靜止的動作我們也可以降低感光度,以保證畫質。傳統戲劇與現代戲劇有著背景道具的變化,所以燈光的使用與背景的變化都是我們在拍攝中必須考慮的因素,特別是現代舞臺上的電子布景效果,對我們今天拍攝舞臺攝影有著嚴峻的考驗?,F代舞臺的燈光為現場增添了舞臺氣氛,但對攝影來說也許就是個災難,在拍攝時我們最好避免直射逆光燈光進入鏡頭,利用現場煙火、主體等其他物體遮擋住光源,讓畫面氣氛屏蔽其他景物,如同用陰影隱去雜亂的道理一樣。舞臺攝影的色彩管理依舊是我們要實時掌控的,將白平衡設置到白熾燈,這主要是在應對大多場合與題材,可強調渲染氣氛與效果,當然設置在自動白平衡也可以,但畫面稍微偏黃紅色。
??? 我們最后一天拍攝的是現代京劇選段,有《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襲白虎團》等精彩片段進行串燒演出,在這些戲劇中我知道《奇襲白虎團》的“奔襲”這一幕武戲動作很精彩,也很想拍一組動感的舞臺畫面,就專為這場戲做了一些準備。過去拍攝舞臺都是帶上個獨腳架,這次為了更加穩定用上三腳架,上了一款200mm的長焦鏡頭,將測光設置成平均測光,光圈設置在f2.8,速度1/8秒, ISO200,自動白平衡。當節目開始,一組空翻動作,讓我這個已經做足準備得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幾張片子拍下來,畫面的動態效果感覺很單一,于是我將相機調整到多次曝光模式,然而這也到“奔襲”這一幕的尾聲。當三位演員急速跳躍過來后,我按下快門,我感覺人物進畫了,緊接著演員穩定在那里做了一個造型,我又一次按下快門。由于鏡頭位置沒有改變,設置沒有改變,我想需要的那種虛實與動靜的效果應該達到預期的目的了,拍攝完成后,回放翻看,心中有些竊喜。
??? 其實,前面設計的技術參數也是想拍到這樣一個效果,但是由于在一個鏡頭拍攝下,動靜之間的變化是有軌跡的,采取兩次拍攝的方式,動與靜的畫面就不易形成光影的漂移。如果給舞臺攝影一句話:目的明確,思路清晰,綜合技巧,恰當運用。
兩次曝光:

慢鏡頭:
?
?
?
高速拍攝:
|